國風國韻飄香江再獻佳作 舞劇《花木蘭》舞起香江

“天圓夢,地圓心,鏡圓不映粉黛妝,巾幗真英雄。”9月14日至15日,2024“國風國韻飄香江”系列文化活動聯手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明月耀香江”,推送火遍中外的民族舞劇《花木蘭》登上香港文化中心的舞臺。本次活動中國對外演出有限公司和香港聯藝機構有限公司共同執行,以團圓之意與香港觀眾齊迎中秋佳節。

14日當晚,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香港特區前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文體旅局局長劉震、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李曙光、香港康文署署長劉明光、紫荊文化集團副總經理薛麗軍等嘉賓與近1400名觀眾到場觀演,從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完成使命、追求愛情到回歸和平與自由,一條“自我發現”與“自我認同”的故事線在舞臺上徐徐展開。一幕幕起承轉合,在舞劇《花木蘭》中,堅韌與柔情并存的“木蘭”被賦予多重性格。劇中所表達的英雄主義、家國情懷和人性光輝,深深打動著在場每一位觀眾。

“不管對于內地還是香港,花木蘭其實是我們國家與民族的集體記憶,劇中代父從軍的孝道和敢于抗爭的民族氣節令人動容。”觀演后,香港觀眾陳先生說,“在傳統佳節欣賞傳統文化的藝術,有了更不一樣的感覺。”

舞劇主演郝若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既希望呈現出花木蘭堅毅果敢的一面,也希望呈現出她溫暖包容的一面。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戰爭,但木蘭精神始終延續在各行各業的女性身上,始終傳承。”

這部舞劇由寧波市演藝集團打造,自2017年首演以來,海內外巡演逾百場,本次活動受到香港首屆“中華文化節”的盛情邀請,演出更是一票難求。9月13日,演出特設“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邀請香港小學生免費參與,共同體驗中華文化之美。香港筲箕灣官立中學一名學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之前就學習過《木蘭辭》的文本,“但老師教的并沒有這么深入透徹,我在今次觀賞舞劇的過程中才這么直觀地感受到文章所蘊含的深刻的文化底蘊及精神內涵。”

“國風國韻飄香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共同指導,紫荊文化集團傾情助力,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對外演出有限公司運營。從今年1月中央芭蕾舞團《紅色娘子軍》《天鵝湖》開始,精品佳作貫穿全年,除已經上演的中國歌劇舞劇院《孔子》、舞劇《金陵十三釵》之外,還將推出中國京劇院《白蛇傳》,中央民族樂團《頌·黃鐘大呂》。2025年,“國風國韻飄香江”將有更多精品奉獻,讓我們拭目以待。